今天這篇性質比較特別,不只是分享,也是我寫給未來自己看的筆記(此篇內文有點長,畢竟都鐵人賽最末段了乾脆一次放出來)
在第三天和第四天的文章有提到:PMP 認證時效只有三年,想要延展認證時效到下一個三年,就必須在當前周期三年中,獲得至少 60 PDUs。
在考取 PMP 認證後,PDUs 的獲得與申報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畢竟都花了一大筆錢考取這個國際級認證,應該沒人只想維持頭三年時效而已吧!
筆者我在考取 PMP 後就在研究 PDUs 獲得方式,先說三項重點:
在登入 PMI 總會網站的 Dashboard https://my.pmi.org 後就可以看到個人 PDUs 的狀態,其分為 Education 和 Giving Back 兩種分類。
點進 https://ccrs.pmi.org 亦可看到當前 PDUs 持有狀態
(如果有和鐵人賽前幾天文章比對可發現筆者目前 PDUs 增加很多個,文章下面會解釋。)
當我們在 https://my.pmi.org 網頁,滑鼠移動到問號的 icon 即可看到對應的訊息:
Learning activities that allow you to broaden your knowledge in one of the PMI Talent Triangle skill areas: Ways of Working, Power Skills, and Business Acumen.
從上圖 Dashboard 可看到,計量條寫 35 Required,是指至少 35 的 PDUs,也就是三年 60 PDUs 規定中,此分類可以超過 35 個。
Education 的 PDUs 還有三種屬性分類,分別是:
屬性分類 | 說明 |
---|---|
Ways of Working | 是指與工作方法相關的教育,例如使用某種(不論實體或虛擬)服務、工具或方法來完成專案,這種和該服務有關的教育活動即為 Ways of Working。 例如軟體雲端、AI 補佐技術的使用與你自身專案工作相關的產業技術活動都算在此類。當然專案軟體的使用、專案流程課程等「工作的方法」(如英文原名)也算在此內。至少需佔 Education 35 個中的 8個。 |
Power Skills | 是指職場或人際關係之類的軟技能,團隊溝通、談判、領導力或職場人際相關的教育活動都算在此類。至少需佔 Education 35 個中的 8個。 |
Business Acumen | 是指商業思維相關的教育活動,例如商業分析、需求分析、需求釐清、風險管理等商業思維教育活動都算在此類。至少需佔 Education 35 個中的 8個。 |
三者都集齊最低要求,Education 就會是 36 個 PDUs,完成 Education 最低 35 個 PDUs 限制。
當我們在 https://my.pmi.org 網頁,滑鼠移動到問號的 icon 即可看到對應的訊息:
Sharing your knowledge and actively applying your skills in valuable ways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fession
從上圖 Dashboard 上可以看到,計量條是寫 25 Limit,是指三年 60 PDUs 規定中,此分類最多認列 25 個,即使超過也一樣。
當我們在 PMI 網站點進 Report PDUs 按鈕後,可以看到以下畫面,Education 和 Giving Back 又有區分很多子項目。
主要是 PMI 授權的教育機構課程給學生用的,已獲授權的機構在課程結束後會提供學員 claim code,按機構自己規定,有的會對應放在結訓證書上的編號。只要學員課後將其輸入至 PMI 申報 PDUs 的 claim code 輸入框欄位,PMI 網站會自動核對課程內容與對應的 PDUs,可以免去申報的麻煩。
參加課程訓練拿 PDUs,包括 PMI 分會舉辦的教育活動、特定講師的線上學習課程、PMI 自己提供的實體/線上課程、PMI 授權培訓合作夥伴。
有意思的是此欄 PMI (在網站問號 icon 的解釋)英文提到 general training organizations,所以一般組織學習應該可以報,但是被抽中詳細審查要拿得出相關證明,這就誠信原則,我想工程師開發的專案管理講座或需求釐清類的中立軟性議題活動,應該都可以自行申報。
以下列出我找到可申報 Course or Training 或透過 claim code 取得 PDUs 的服務或組織(課程或講座)
可以參考 PM 里長伯的文章,如何使用Projectmanagement.com 獲得PDUs? 使用 PMI 官方的 Projectmanagement.com 獲得PDUs
On-Demand Webinars 影片非常之多,只要你是 PMI 總會會員,那就是全部任你看。由於報考 PMP 認證前通常會加入 PMI 總會,所以大家第一年通常 PMI 總會會員身分還沒到期,這段期間可以一直看這裡影片獲得 PDUs。
影片下方會說明完整看完此部影片可獲得多少 PDUs(單位最少是 0.25 PDUs),以及其對應Education 總類為何者。
若想知道自己獲得 PDUs 的狀態,可以點選滑到右上角個人大頭貼出現的選單:Settings
影片是否有完整看完?還差了多少%時間才算看完?PDUs 配發狀態如何?這些資訊都請以 Settings 的 PDUs awarded 為主。
至於心得,影片全都有字幕,但沒有中文(除非使用瀏覽器外掛翻譯字幕套件翻成中文),我自己比較不政確的心得是:有些影片內容還不錯,有些則是聽君一席話如聽..。
參與 PMI-TW 台灣分會的活動或講座也可獲得 PDUs,可參考網站PMI-TW 課程活動。活動頁會說明 PMI-TW 會員報名價多少、非 PMI-TW 會員報名價多少以及可獲得多少 PDUs,例如筆者我隨便選一則活動:11月13日(三)規模化敏捷轉型助力數位化發展
筆者沒加入 PMI-TW 會員,所以這裡就單純分享而已。
參與 ITPM 活動或講座也可獲得 PDUs,可參考 ITPM 官網。ITPM 是台灣專案國際管理師協會,是只有考過並持有 PMP 認證才能加入的組織,其本身也是 PMI 總會認證可核發 PDUs 的夥伴組織。
而 PMI-TW 台灣分會則是 PMP 背後的推動組織 PMI 在台分會,和 ITPM 兩者關係不太一樣。但相同的是兩者都有受 PMI 總會認證可以舉辦能核發 PDUs 的講座和課程。
ITPM 的活動頁下方會說明參加可拿多少、何種屬性的 PDUs,例如筆者我隨便選一則活動:深入淺出PMP-團隊管理與溝通篇(實體+線上)
筆者也沒加入 ITPM 會員,所以這裡就單純分享而已。
撰寫此篇文章研究 PDUs 時發現:大人學網站上賣的課程很貼心地把 PDUs 這個分類放上去,很多課程也有標註。
大人學負責營運的公司為識博管理顧問,亦為 PMI 授權教育機構。
如同我鐵人賽第七天文章提到,Udemy 特定課程也可以申報,網站上有寫:Udemy Business 上的專業發展單元(PDU)課程
並且 Udemy 直接提供線上 Google Spreadsheets 清單給大家看那些是受認可課程。
除了上述 Google Spreadsheets 課程外,其實沒有 PMI 認可之 Udemy 課程也能自行申報,只是 PDUs 認列就是由 PMI 總會來判斷囉。
撰寫此篇文章研究 PDUs 時發現:工研院受認可之課程也可申報,通常是稽核類,例如:ISO 14001:2015 環境管理系統內部稽核員訓練課程
撰寫此篇文章研究 PDUs 時發現:商業思維學院與 Pressplay 合作課程也有人留言發問申請 PDUs 一事。
不確定 Pressplay 或商業思維學院是否為 PMI 合作授權機構,有可能只是單純符合「general training organizations」一般學習組織認定,所以回復意思應該是要當事人以非 PMI 認證夥伴自行申報學習之意,若是這樣那其實大部分線上課程應該都可以,只要能提供完課證書佐證就好,最好還是留言詢問線上課程最準。
撰寫此篇文章研究 PDUs 時發現:coursera 有的課程也能報 PDUs,可以檢查課程網頁下方的常見問題,有的會寫明可申報:
例如 Digital Product Management Specialization 系列課
另外同前面提到的 Udemy 和 商業思維學院一樣,若 coursera 網頁下方沒寫明可申報 PDUs 的課程,應該是走非 PMI 認證的課程自我申報的方式,如果被抽到複查則由 PMI 來認定是否符合申報 PDUs 資格。
撰寫此篇文章研究 PDUs 時發現:Projectclub 的部分實體、線上課程也可以拿 PDUs。詳情可參考Projectclub 官網
部分付費課程在網頁下方會說明可拿 PDUs
撰寫此篇文章研究 PDUs 時發現:Linkedin learning 的部分線上課程也可以拿 PDUs,有的甚至是免費的!
例如:Linkedin learning - 什麼是業務分析?
我們也可以在 Linkedin learning 找到相關的資訊說明:
指的是參與專業組織的會議或活動,如 PMI 分會、專業領域協會或組織,並且會涉及到專案管理的討論、講座、研討或學習活動。
另外 PDUs Organization Meetings 此欄的加註寫:活動僅限於 1-2 個 PDUs,這裡的限於 1-2 個 PDUs 是指研討會中的單一議程,而不是指整個研討會,畢竟研討會是由多個議程組成。
線上職播或預錄好的研討會影音,PMI 官方提供的影音研討會議程 PDUs 應該會被歸類到此項(?)
看與商業、專案管理之類的非小說類書籍、文章或部落格文章就可以申報。這項根本放水給有閱讀習慣的人,就基於誠信原則申報就好。
推測如果被抽中審核,應該要提供閱讀心得之類的來證明。
很有趣,向業界專家或 Mentors 導師非正式的學習也可拿 PDUs。
但我認為此項太過自由心證,應該不太好提供證明,並且正常人向業界專家或 Mentors 導師諮詢或討論時,應該都會是在「某個活動中」,這個「某個活動」應該就能申報 Organization Meetings 或 Course or Training 了,不太需要改成 Informal Learning 分類。
從事專案制度流程的工作職位,有碰到專案類的應該都能報,此項應該也算是放水給 PMP 持有者了。不確定抽中詳細審核,是不是提供在職證明就好了?若只是這樣那還蠻簡單的。
撰寫書籍、文章,抽中詳細審核應該提供文章連結就好了。
撰寫個人 Blog、Medium 文章甚至是 ITHome 鐵人賽應該都能申報,當然內容鐵定要與 PMP 或專案管理相關。
擔任技術或專案相關活動的講者就能申報。
顧名思義就分享知識擔任講師、專業活動主持或 Mentor 角色就能申報,感覺類似上面的 Give a Presentation。
擔任志工,當然要盡量與專案管理相關。
目前已知擔任 PMI-TW 台灣分會的志工, PMI-TW 可以幫忙申報。
若是擔任如 PM 小聚、敏捷相關組織、非專案管理組織所舉辦的專案管理活動志工,個人認為應該也可以自行申報 Volunteer。
看完 PDUs 申報的分類,我們拉回現實來聊點 Real-World 真實世界的工程師活動。
網路上可以搜尋到一些線上取得 PDUs 線上課程,這很棒!只是如果是平常不進修,第三年趕快買什麼 40PDUs、60PDUs 組合包,我認為就違反 PDUs 制度存在的初衷了。PDUs 的制度應該是要鼓勵持有者持續學習。對我們工程師來講,或者說對我和同溫層來講,每年參加研討會學習新知或聽新關鍵字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
像我們工程師會參與的研討會議程當聽眾,如:COSCOP、MOPCON、WebConf Taiwan、Modern Web Conference、Hello World Dev Conf、JSDC (相隔多年最近居然要舉辦啦,太讚了)、AWS SUMMIT TAIPEI..等等,有參與過上述活動的應該都知道..
「不是每場都是程式技術分享」
「不是每場都是程式技術分享」
「不是每場都是程式技術分享」
很重要說三次。
不知道各位工程師 RD 從業以來,有沒有聽過類似的對話:
RD:「某某時候有研討會了耶,要不要一起去(不論自費或公費)聽聽看」
PM:「這種活動都是工程技術類講座吧,我不是工程師先 PASS,你們自己去吧。」
有這種想法真的是非常可惜,即使像 AWS SUMMIT TAIPEI 台灣雲端高峰會客戶案例議程也是在分享他們導入 AWS 技術後對商業模式有什麼影響或改變,與會上的簡報流程圖不用工程師身分也能大概看懂,至少聽眾就當作是聽商業、產業故事,也能懂一點新知。
很多研討會的議程也有不少專案管理或「團隊協作溝通」、「需求釐清」的議題包含在其中,這些議程都是對專案有幫助的中性知識與經驗。
既然筆者我正在參加 iThome 舉辦鐵人賽,也乾脆分享前陣子寄信給 iThome 詢問由他們主辦的 Hello World Dev Conference 研討會 詢問自行申報 PDUs 的內容。
╰(⊙Д⊙)╮佛心 iThome╭(⊙Д⊙)╯
╰(⊙Д⊙)╮佛心 iThome╭(⊙Д⊙)╯
Hello World Dev Conf 研討會 不僅有程式開發議程,也有諸如Agile Summit這種子分類議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也自行申報成功了,目前暫沒有被 PMI 要求提供更詳細報名紀錄資料複查。
所以各位 PMP 持有者、還在觀望 PMP 的工程師,若你是平常有在參加講座甚至研討會的人,對取得 PDUs 取得可以更放心了。
考取 PMP 後筆者我就在寫這篇筆記文並上網搜尋、試驗此文研究對應的線上課程申報 PDUs ,再加上自行申報研討會活動…,我認為三年 60 PDUs 非常簡單,
月初才 2 PDUs,現在已經 20 幾個 PDUs 了,還都是 Education 類別,目前申報過 claim code、Organization Meetings 與 Online or Digital Media。
並且還沒開始寫 Education 的 Read 子類別讀書心得、也沒申報任何 Giving Back 回饋就這麼多了,這裡得澄清我自認申報的 PDUs 全都正直誠實取得,並沒有要挑戰首年完成 60 個 PDUs,但我認為我很有可能完成這件事情..。
所以,對於有進修新知的 PM 或工程師來說,PMP 認證延展三年的 60 PDUs 限制是很簡單的,我反而認為太少了(不是反諷或反串)。現在台灣的實體課、活動、講座很多,即便位於中南部,線上課程講座活動比以前多很多了,只要會持續接收新知,實在不愁沒有申報 PDUs 的機會,我認為三年 90 PDUs 甚至 120 PDUs 才合理。
以下列出我認為可獲得 PDUs 之管道(僅供參考)
(若該單位無提供證明,建議先寄信詢問該單位能否協助提供)
(若該單位無提供證明,建議先寄信詢問該單位能否協助提供)
看書這太簡單了。
工作這也很簡單,只是向公司申請英文證明文件可能有點麻煩。
有寫部落格應該不難達成,只要主題有切合就好。
另外筆者想提在 projectup 網站看到的文章 projectup 如何最低成本的取得 PDU 與考 PMP
這篇寫得很好,即使是 2016 年寫的放到現在也很受用,先別被此篇文章標題誤導,筆者我非常讚同 projectup 內文提到對「貪便宜」想法不以為然,我也這麼覺得,因為知識有價,不需要特別省,就剛好有參加活動就來申報就好。
我認為:會在那計較用最低成本甚至完全免費申請 PDUs 的人,八成是本來沒有持續學習習慣的人。
我們的確可以用最低成本取得 PDUs,但不該以成本為優先考量,而是用自身的「持續學習」和「獲得知識」作為優先考量,筆者周圍的 PM 或 RD,有的人有看書或聽講座接收新知的習慣,甚至還有人訂閱說書、有聲書服務,如果是他們考取 PMP 認證,要獲取 PDUs 就維持原本習慣就能申報了。
不是「因為我要省錢拿 PDUs,所以我要怎麼做」,而是「因為我本來就會參加活動或做什麼學習型的事情,所以順便看能不能申報 PDUs」,我認為有這種心態面對 PMP 和 PDUs 會比較穩妥。
PDUs 的獲得方式很簡單,作為 PMP 認證持有者,我們參加產業、專案管理相關的活動或講座或任何活動,只要摸著良心覺得它與專業能力有關,那它就可以申報,當然最好先詢問活動方是否可協助提供報名紀錄、活動報名資料或完課證明,這樣未來被 PMI 要求提供詳細參與紀錄時可以拿出來證明,並且最終認定仍是由 PMI 總會來評估是否可以申報 PDUs。
我們 PMP 認證持有者一切都是要摸著良心,誠實正直申報。